這樣有保障嗎?最詳細了解專利種類-智慧財產權

收到法院傳票,才意識到智慧財產的重要!

創業風潮在台灣席捲了數十年之久,有許多工程師、設計師也紛紛搭起工作室,自立了門戶。我們忙於產出價值,卻沒有意識到保護自己的創作,許多人直到官司纏身、含冤賠款後,才開始重視智慧財產權(Intellectual Property,IP)。

1. 智慧財產權(IP)的誤解

法律一直都是一般人不想觸碰的區塊,因此對IP造成一些誤會,較常見的誤會如下:

1. 申請IP是不是很貴?

行銷搬進大程式 你可能會覺得跑法律程序很花錢,其實不是的。我們可以到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的網站中看到,每個申請流程所需的費用,可以發現破萬者不多,等於每年需要付出的成本大約在萬元左右而已。萬元你說很多嗎?這跟買行車紀錄器一樣,出一次車禍就划算了,如果被有心人士侵害IP,一告可能把之前繳的費用連本帶利賺回來,在美國更是如此。國際間有許多大公司,也是利用告IP賺了不少錢,收入甚至超過自己本業。

2. 申請了商標就一定有保障嗎?

答案是NO。日常的用詞、地名、數字等,即便申請了商標,當發生訴訟時,也很難在法律中站得住腳。舉個簡單的例子,「永和豆漿」全台都看的到,而「永和」是地名,「豆漿」則是常用名詞。以法律的觀點來看,並不能夠把兩者結合後就成為自己的專利,畢竟專利、商標是一項資產,那乾脆一次直接把全台灣的地名都加上「豆漿」兩個字,溪頭豆漿、中壢豆漿、頭城豆漿、墾丁豆漿…全部申請商標,從此別人想開類似的豆漿店,都必須跟你買專利,這樣的做法稱為「專利蟑螂」,而這種方式的專利蟑螂在法律是站不住腳的。

在法庭上對於該商標是否有效,在於這個商標對於社會大眾與不同產業中皆有識別性,除非真的隨便到台灣的路上問說:「你知道有名的『永和豆漿』在哪裡嗎?」,大家都一口同聲回答:「喔喔!就是新北市XX區XX路的那間吧!」,那法院才有可能把這商標判給你。

3. 台灣專利世界通用嗎?

所謂的國際專利指的是專利合作條約(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,PCT),PCT的好處在於,當申請通過時,全世界有加入PCT的會員國也同時申請專利通過,等於申請人只要一份單一語言的文件(之後仍須付各國翻譯版),加上最少的申請費用,即可在世界各地擁有保障,但台灣並不再會員國之中。

而專利是屬地主義,也就是在A國家申請專利,專利只在A國生效。因此對於台灣嚴格來說,並沒有所謂的國際專利。當我們有一向畢生的心血完成了,台灣、美國、對岸…等,都必須申請,才能在國際市場擁有保障。

4. 如何知道我的專利在世界上有沒有重複?

行銷搬進大程式 經濟部提供全球專利檢索系統,裡面可以查詢世界各地的專利,可以搜尋關鍵字、專利號、人名…等。切記,搜尋必須要輸入英文,輸入中文能找到的少之又少,很容易造成誤判。

2. 智慧財產權(IP)的分類

如果你知道IP很重要,卻不知道你的創作心血該要依照何種法令加以保護,以下將為你分析各個智慧所對應的法條,若要詳細了解,可點擊各法條,將會有詳細解說與實際案例:

  1. 專利法:發明專利、新型專利、設計專利。
  2. 商標法:商標、標章。
  3. 著作權法:著作財產權、製版權。
  4. 積體電路電路布局保護法:積體電路電路布局。
  5. 營業秘密法:營業秘密。
  6. 植物品種及種苗法:保護植物品種。

行銷搬進大程式 對於專利保護相對全面的是美國,有些判賠的案例甚至到達天價,相對於台灣,判賠的金額相對少很多,許多法條文獻上皆有漏洞,因此這也是台灣智慧財產權法案仍可進步之處。

法律永遠走在最前面

各公司都有成立專利部門,當老闆有意向開發一個新產品時,都會請專利部門進行「專利檢索」,確定這個產品能夠受到保護後,再轉交給研發部門,而專利部門會開相關的產品規格給研發部門,這個規格是以法律為基礎,因為依照這個規格所製作出來的產品,並不會與世界上其他專利有所衝突,這樣才能完整的保護公司資產。

作者:楊超霆 行銷搬進大程式 創辦人

©2023 行銷搬進大程式 Marketing Live in Code